【中美貿易戰】特朗普咄咄逼人 中方「忍一時之氣」有玄機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5/06 17:24

最後更新: 2019/05/06 18:49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特朗普推特發文,無異於向中方發最後通牒
  • 中方如切斷對話渠道,中美貿戰勢全面惡化
  • 中方沉應對,免中國承擔沒價值的經濟風險

被指已接近「衝綫」的中美貿易談判突現變數,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升級關稅措施,令中國陷入被動狀態。儘管美方咄咄逼人,但中方卻表現冷靜、還表明中方團隊正準備赴美磋商,意味不會主動切斷兩國談判渠道。此舉透出了中方底綫--不能讓貿易戰惡化。

特朗普(Donald Trump)當地時間5月5日在推特(Twitter)上說,「在過去的10個月裏,中國爲500億美元的高技術産品償付25%的關稅給美國,另外2,000億美元的其他產品償付10%的關稅。這些關稅部分促成了我們的良好的經濟成果。從星期五(5月10日)開始,10%的關稅將提升爲25%」。

特朗普無異於向中方發出最後通牒

特朗普還說,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另外3,250億美元商品還沒有被徵稅,但將很快開徵,稅率爲25%......跟中國的貿易交易正在進行,但進展太遲緩,他們試圖重新談判。不行」。

美方此舉顯然對中方不友善,說白一點,美方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,要求限期接納美國開出的條件,否則更大力地揮動關稅大棒。消息傳出後,美媒一度傳聞中方取消原擬周赴美的談判行程。

但一切在今天下午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明朗化,發言人耿爽雖沒有直接回應副總理劉鶴本周會否訪美,但強調中方團隊正準備赴美磋商。這裡至少透出一個明確訊息:中方仍願意與美方談判,不會主動中斷對話。

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,冷靜應對特朗普的咄咄咄逼人。

特朗普政府如此敵意,但為何中方仍能持守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的冷靜、甚至頗有吞聲忍氣之意,背後有何考量?

中方不欲貿戰惡化 承受額外風險

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接受《聯合早報》訪問時的話,能解答這一問題:如果劉鶴真的取消華盛頓行程,結果相當明確--貿易戰會繼續升級並達到最高峰,雙方交易的所有商品都會受貿易戰關稅威脅,等同於達到極限。

關鍵是中國經濟儘管有其韌性,但此刻費力氣應付一場「極限級」貿易戰,並不符合國家利益。其中,中國首季GDP雖達6.4%、略好於預期,但一般相信這只是中國官方刺激政策的結果。中國經濟目前只是弱企穩,實在不宜冒更大風險去應對一場全面貿易戰。

反之,如果劉鶴仍決定去華盛頓,就意味著貿易談判仍有轉機,這符合中國利益,對全球經濟而言也是負責任做法。

中方準備赴美磋商 反映中美談判未切斷

事實上,代表中國政府立場的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明,當務之急是美方與中方共同努力,相向而行,爭取在相互尊重的情況下,達成互利共贏的協議。這引證中方正以冷靜、沉實應對特朗普「發難」的做法。

但當然,中美貿易談判時有波動,有時真的不能過於樂觀。中方今天未有明確究竟劉鶴何時赴美,似乎還有許多解讀的空間;中美能否實質彌合分歧,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